今天下午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 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 綠綠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小乖乖 綠綠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7 Fri 2012 20:08
  • 晚餐

 


重肉型的晚餐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国普洱茶六大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分别为倚邦、易武、攸乐、革登、莽枝、蛮砖。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是六大茶山最为鼎盛的时期。倚邦不仅是普洱府贡茶采办地,也是清政府扼控南疆的军事要地。百年老号,杨聘号就开设在倚邦,当时还有元昌号、惠民号、宋寅号、庆丰号等老茶庄。


倚邦茶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司负责采办,杨聘号被指定为皇帝专用贡茶。倚邦贡茶,年约百担之多,过去全靠人背马驮运至昆明,这些贡茶,以杨聘号茶叶最好,历受欢迎。在杨聘号每片圆茶上,都有一张5×6.8厘米立式内飞,白底红字内文有(本号开设倚邦大街炼提透心净细尖发客贵商光顾者请认明内票为记)及(杨聘号)等字。19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动了战乱,倚邦也随之而落。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六大茶山茶庄(收购、加工、贩卖)创建时间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绪、民国等时期,有的开开停停,停停又恢复。截至抗日战争前夕的1937年,易武茶区沿袭下来的茶庄有:“同兴”号(同顺样、中信行)创建于雍正十年(1733年),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的庄主是向纯弄(易武有名的三武之一),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400-500担,拥有资金10余万元,营业额20余万元,有骡马20余匹,驼牛20余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庄,与“同庆”号、乾利真,同昌号多年形成四强鼎立之势,在石屏设有同源利茶叶公司,在香港设有天福泰公司。“同庆”号创建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比“同兴”号晚三年,但后来追上,成为易武茶区最大的茶庄,清光绪年间庄主刘顺成被朝廷诰封为奉直大夫,去世后由子刘葵光(向阳)、刘芸光诰封为奉直大夫、知州(次五品),群众称之为刘大老爷,中华民国九年九月获“见义勇为”大匾,“同庆”号在光绪年间是易武茶区最大的官,最大的茶庄,与土司署又有姻缘关系,是有权、有势的高门大户。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500—600担,拥有资金20余万元,营业额30余万元,骡马30余匹、驼牛40余头,茶叶主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颇受好评,经销“同庆”号茶叶的香港“金山楼”和“龙门茶楼”也名声大振.

乾利真茶庄(四家合股)年经营茶叶500-600担,拥有资金15万元,营业额20余万元,有骡马30余匹,驼牛20余头,靠四家股东出谋划策,又仰仗“经济特元”袁嘉谷(股东袁谦六的哥)的大名,生意得心应手,茶叶主销香港、越南勐莱、泰国米赛。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零年代“大躍進”之後,“合作社”的制度下,私人茶莊只得零售,不得批發。“中央掌權,地方包管,統籌分配,合理使用”的政策,茶葉已完全由“人民公社”掌管。再來,“破傳統,去老舊,抓生產”的文革,燒陳茶茶庫,“收購不講茶品質量,製造不講傳統方法”。一九七九年的“改革開放”,走經濟市場路線。在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召開“新茶園密植速成高產學術研討會”後,“開拓矮化,灌木密植,人工肥料,機械採收,葉薄光面,高度產量”的新茶園,每畝地密植茶樹三千至五千株。此種政策一再貫徹,至一九九零年,全省茶園達二百四十多萬畝,而年產量達九十多萬擔!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