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六大茶山茶庄(收购、加工、贩卖)创建时间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绪、民国等时期,有的开开停停,停停又恢复。截至抗日战争前夕的1937年,易武茶区沿袭下来的茶庄有:“同兴”号(同顺样、中信行)创建于雍正十年(1733年),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的庄主是向纯弄(易武有名的三武之一),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400-500担,拥有资金10余万元,营业额20余万元,有骡马20余匹,驼牛20余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庄,与“同庆”号、乾利真,同昌号多年形成四强鼎立之势,在石屏设有同源利茶叶公司,在香港设有天福泰公司。“同庆”号创建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比“同兴”号晚三年,但后来追上,成为易武茶区最大的茶庄,清光绪年间庄主刘顺成被朝廷诰封为奉直大夫,去世后由子刘葵光(向阳)、刘芸光诰封为奉直大夫、知州(次五品),群众称之为刘大老爷,中华民国九年九月获“见义勇为”大匾,“同庆”号在光绪年间是易武茶区最大的官,最大的茶庄,与土司署又有姻缘关系,是有权、有势的高门大户。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500—600担,拥有资金20余万元,营业额30余万元,骡马30余匹、驼牛40余头,茶叶主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颇受好评,经销“同庆”号茶叶的香港“金山楼”和“龙门茶楼”也名声大振.

乾利真茶庄(四家合股)年经营茶叶500-600担,拥有资金15万元,营业额20余万元,有骡马30余匹,驼牛20余头,靠四家股东出谋划策,又仰仗“经济特元”袁嘉谷(股东袁谦六的哥)的大名,生意得心应手,茶叶主销香港、越南勐莱、泰国米赛。


同昌号(鸿昌号)创建于清同治七年(1869年)光绪年间庄主是黄锦堂,系清朝士绅,群众称之为黄大老爷,由于创建早,赚了不少钱,不但在易武正街盖了许多楼房,还在距易武30多公里的刮风寨(通往老挝的茶马古道)建盖驿站,方便来往人员、牛、马帮食宿。黄锦堂(黄家珍)弟黄席珍清光绪20年(1895年)进京赶考,考取武进士,被派往四川宜宾做官。黄家大门口两棵柱子锯了下半节,左右安上石狮子,以表示武官家庭。黄锦堂去世后由子黄文兴(黄备武)主持家业,黄备武聪明能干,是易武的三武之一,又仰仗其叔黄席珍武进士的声望,茶业顺手得利。抗日战争前夕有资金10余万元,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400余担。1948年9月为易武人民反蒋自卫军到外地购置武器弹药,被国民党保安三团侯国玺部捕获杀害。


安乐号庄主李开基(李肇业)群众称之为李大老爷,在光绪20年曾参于科举制度乡试、会试,取得考殿试的资格,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未去参考殿试,向朝廷敬献自家制作的易武正山贡茶,被光绪皇帝戴胎赐予“例贡进士”,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马图善吏授皇帝旨意,为李开基题写“瑞贡天朝”大匾,可惜在1949年的火灾中被毁。安乐号在光绪年间曾收购、加工、贩卖茶叶300-400担,有骡马20余匹,驼牛40余头,请有工人40-
50人。李开基还被清政府敕授为修职佐郎(次七品).


其他茶庄集锦:易武茶区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300担以下的还有东和祥(义兴祥)、泰来祥、福元昌、同泰昌、车顺号、庆春号、迎春号、元泰丰、守兴昌、鸿庆号、兴顺祥、成兴昌、陈云号、张正号、德顺祥、同顺号、仁和祥、天顺祥……等25家。


象明茶区茶庄有:庆丰号(宋云号)、惠民号、庆昌号(元昌号)、泰昌号(异义祥),美丽号、杨聘号、大公号、鸿昌号、元昌号、盛裕祥等11家。其中收购、加工、贩卖100担至400担的有4家,其余在100担以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 的頭像
    Alan

    Alan點茶 ( 茶 茶道具 宗教 歡喜生活)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