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普洱茶文化




       

五德:健、奇、厚、和、真

 


       健:養生保健之健;"天行健"之生命價值觀之健;奇:產地原料加工及陳香之奇;民族文化背景之奇;變化迷人之奇;


 


       厚:形貌之厚;氣韻之厚;涵容不同茶具和口味之厚;


 


       和:性非寒非熱之中和;涵容不同文化之和;人與人之和;人與茶之和;


 


 


       真:由天然自然之真;風華萬種卻性純而真;由外表大智若愚而内質絢麗多彩而真 四品:味、氣、韻、境


 


       三原則:原產地的原材料在原地加工(正宗論),即好茶三原則


 


       普洱散茶:制茶過程中未經過緊壓成型,茶葉狀爲散條型的普洱茶爲散茶。


 


      七子茶餅七子餅茶:扁平圓盤狀,其中七子餅每塊淨重357,每七個爲一筒,每筒重2500,故名七子餅。


 


      磚茶:長方形或正方形,250— 1000居多,制成這種形狀主要是爲了便於運送。


 


      沱茶:形狀跟飯碗一般大小,每個淨重100250,現在還有迷你小沱茶每個淨重2— 5


 


      金瓜貢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從100到數百斤均有。


 


      千兩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緊壓條型,每條茶條重量都比較重(最小的條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兩茶。


 


       廣雲貢餅:除雲南省外,廣東省也生產少量的普洱茶,有部分所用的茶青調撥自雲南省,而部分則是廣東省所生產的茶青,也稱之爲廣東餅。大部分廣東餅的普洱茶,在60年代後都是用廣東的茶青或雲南茶青和廣東的茶青拼配後制成餅,故名:廣雲貢


 


       紀念餅(磚、沱):爲紀念某個事件所特别制作的小批量茶葉,帶有相應編號和證書,較有名氣的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紀念茶。


 


      傣族竹筒茶: 竹筒茶,傣語稱爲臘跺。用曬幹的春茶,或經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裝入剛剛砍回的生長期爲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 的頭像
    Alan

    Alan點茶 ( 茶 茶道具 宗教 歡喜生活)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