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顆小的普洱茶膏

有何小祕密...

有什麼特殊之處...

慢慢瞧

 

 

一、普洱茶膏的產生

其實,只要注意中國茶葉發展歷史,尤其是制茶工藝演化歷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鑒唐朝與宋朝製作茶膏的工藝的基礎上演化而來,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續。

 

 

1、茶膏的雛形始於唐朝。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唐代是我國茶業和茶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史稱「茶興於唐」。陸羽作《茶經》、建立茶政收稅、茶馬貿易、民貢與官貢茶品的出現,都標誌著茶業在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這期間,茶膏也做為貢品悄然出現,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貢方式出現。

唐代的貢茶分為民貢與官焙兩種;所謂民貢是由地方官吏將上等的好茶主動向朝廷進獻,屬於土貢性質,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廬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帶)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後的第三年,向朝廷進貢茶葉,這在唐代尚屬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設立貢茶院,官營督造,專業製作貢茶。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長興與常州宜興交界的顧渚山建立顧渚貢茶院。

茶膏則是沿著民貢這條線浮上水面的。據吳任臣《十國春秋》記載,早在南唐閩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貢品茶膏進獻,即「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難發現:第一,「茶膏」字樣正式出現;第二,外部用金絲芽裝扮,顯示貴重;第三,數量極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貢茶以多少擔計算。凸顯珍貴。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備一種顯赫的身份,是其它貢茶所不能比擬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尊貴,使它在貢茶中處於上品,被納入史書的記載之中。

那麼,唐代的茶膏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我們在仔細研究陸羽的《茶經》及唐代的制茶工藝後,可以做一個初步判斷:茶膏的出現與唐代作餅制茶工藝有直接的關係。

蒸青作餅的制茶工藝在唐代已經逐漸完善,這種陳茶製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後的宋代茶葉加工的主流。陸羽在《茶經》中對這種制茶工藝歸納為十四個字,即「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這裡的「蒸、搗、拍」三個工序極易將茶葉中的部分茶汁與纖維物質分離,在空氣氧化作用下,出現膏化現象。陸羽老先生在他所處的年代已經發現這一現象,並在《茶經》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皺」等文字。

而且陸羽認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皺」的外形,這裡指的「皺」,是含膏的表現,即外形褶皺,茶汁流失少、茶味濃。《茶經》中列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皺」的代表。

但是,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陸羽從製作餅茶中發現了茶汁溢出後出現「膏化」現象,並認為這個「膏」是茶葉中的好東西,但他沒有將茶汁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徹底分離,而只是讓「膏」仍然保持在茶餅的表面,與真正意義上的「茶膏」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後來出現民貢的「茶膏」,都沒有脫離茶葉的原始形態,都屬於「含膏」的性質。唐代《國史補》記載唐代官貢茶品有十幾個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國茶業發展史上一個有較大改革和建設的時代。很多學者認為,茶業興於唐、盛於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宋代飲茶風俗已相當普及,朝野「茶會」、「茶宴」、「鬥茶」之風盛行。帝王嗜茶也數宋代最甚,宋徽宗趙佶更是愛茶痴迷,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舉國上下對茶品的熱衷,自然形成了制茶業在宋代的空前繁榮,從茶葉的採摘、焙制、造形、包裝、遞運、進貢等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層樓,且規定更加細緻,命名也十分考究。

與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對茶葉的膏化現象比較重視。他們認為茶葉中出現的「膏」,是茶中珍品。他們採用榨取的工藝,先將茶蒸熟,再「須淋洗數過。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將茶膏從茶葉中分離,使其成為獨立的產品。

宋代將此方法獲得的茶膏,用於兩個方面:

一是做為獨立的茶品納入宋代的茶品名錄。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寫《茗荈錄》時,就將兩款茶膏納入其中:一種是「玉蟬膏」,另一種是「縷金耐重兒」。雖然《茗荈錄》主要記述茶事的十八個趣聞,但我們從這些描述中看到這兩款茶膏的名稱,標誌茶膏做為獨立產品的存在。

二是在餅茶製作過程中,有意識將餅茶表面用茶膏塗層,以增加餅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澤。這與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藝有明顯不同。或者說相比唐代而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過宋仁宗的貢茶使(負責造茶進貢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錄》中對此有專門的描述:「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這裡的「珍膏」就是茶膏。

當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1135年)時,對「珍膏油其面」則顯得更為重視,甚至把「膏」的質量好壞做為鑒茶標準。他在其撰寫的著名的《大觀茶論》一書中,就如何從外觀鑒別餅茶時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斂以實」。意思是說: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臉面,膏稀者,餅茶表面多皺紋;膏稠者,餅茶表面紋理不明顯,光亮凝聚,質地堅實。顯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這種制茶工藝卻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下詔罷造龍團鳳餅,全部改為「散形茶」。我們姑且不對這種變革妄加評論——無論是進步還是倒退。但有一點確是不爭的事實,那就是這種變革使延續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藝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內,從此不見蹤跡。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二龍戲珠

雖然明朝廢止龍團鳳餅,但處在邊疆地帶的雲南,或許由於遠離京城的原因,藉助「茶馬古道」的交易繼續著團茶與餅茶的生產。雲南的團茶與餅茶儘管沒有宋代茶品精緻,也可說是唐宋茶品的簡單模仿,但這一保留卻為後來清朝普洱茶的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清代,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它最初是由雲南土司採取大鍋熬制方法,初創另一種制膏工藝。這種方法顯然是借鑒唐宋製作餅茶工藝,只是將「蒸」乾脆改成了「煮」。而且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並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區的飲茶與漢族不同,他們更喜歡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對大鍋熬膏情有獨鍾。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間,其熬制出的茶膏專供活佛級以上的人飲用。這一方法,實際一直保留到現在。我們從現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這種熬茶間及自製的茶膏,證明大鍋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續。

這裡,我們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雲南茶人為什麼不直接採用宋代的制膏工藝,而是採取並不科學的大鍋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藝保密性太強,不被雲南茶人了解?還是大鍋熬制工序簡單,相比宋代制膏工藝來得更快、更直接?這已成為我們始終不解的謎。

因為,從科學的角度看,大鍋熬制茶膏確實存在諸多問題:一是茶葉在反覆高溫的熬制中,其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後續的轉化缺乏「動能」,只能向霉變轉化。不可能長期存放;二是茶葉在高溫的狀態下,大量營養物質會隨水蒸氣一併揮發。必然造成產品的某種缺失。

或許是當時科技的落後,人們並不了解這些,甚至誤認為此種工藝簡便可行,

而忽視內在品質。因此,直到現在,很多人也誤認為普洱茶膏就是大鍋熬制而成,因為畢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將這種茶膏調入皇宮做為貢品。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大鍋熬膏屬於普洱茶膏發展的第一階段,只能定性為土製(土方法),與後來皇宮「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別。

清乾隆年間,由於大鍋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質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那時雲南一直不穩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廡)。並且在製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

清宮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們在借鑒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藝基礎上,採取了一套近似我們現在低溫提取、低溫乾燥的工藝,使其生產出的「普洱茶膏」躍上了新的台階,進入第二個發展階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得當時的藥學家趙學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將「普洱茶膏」納入其中。這是從官方的文獻中看到的第一個正式稱謂:普洱茶膏。

這裡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宮御茶房製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間大鍋熬制茶膏。因為《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非常嚴謹的著作,它是繼《本草綱目》之後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趙學敏又是一位治學嚴謹的藥物學家,從他對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將大鍋熬制的茶膏——這麼簡單、且又喪失藥效的物品納入藥學名單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為國家禮品向到訪的英國使團馬嗄爾尼饋贈,並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體,普洱茶膏的製作也隨之終止。

建國後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國家任務,要求勐海、下關等幾個企業趕製一批茶膏,供給援藏幹部,大約三千斤左右,但這幾亇企業僅生產了一千多公斤後,就停產了。原因是這種質量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幹部接受,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為仍然沿用大鍋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銷聲匿跡。

據史料記載,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藝非常複雜。原料選用的是指定的雲南六大茶山大葉種茶,經過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潤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後湯色濃艷,呈寶石紅和玫瑰紅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藥效成分。清朝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曾這樣評價:「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可愈……受熱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內,過夜即愈」。

據海內外多家科研機構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包括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動脈粥畫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抗衰老、醒酒、抗疲勞、緩解亞健康等。魯迅茶膏的收藏者周海嬰回憶說,每逢過年過節吃完大餐後,只要感到腸胃不舒服,母親許廣平就拿出一小塊茶膏,泡給他喝,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首次作為禮品贈予到訪的英國使團。當時英國人不知此為何物,把它封存起來。據說這批茶膏現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館。辛亥革命後,宮廷普洱茶膏的製作隨之終止,製作方法也已失傳。雖然後來民間也曾出現過一些茶膏製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雲南土司大鍋熬制的方法,與皇宮御茶房的製作有非常大的區別。  

二、清宮御制普洱茶膏的特點

1、製作工藝的嚴謹與考究

清宮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們在考查大鍋熬制茶膏的過程中發現,這種高溫提取的方式對茶葉所含的諸多有效成分破壞嚴重,使其後續陳化產生障礙。他們借鑒宋代製作茶膏的工藝,又吸收了中國傳統釀酒工藝的精華,形成一套工藝考究、工序繁雜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體歸納,有如下幾亇環節:

①輕蒸、解塊、淋洗。將雲南上貢來的頂級團茶和餅茶進行蒸濕,然後解塊,再進行淋洗,去除茶葉表面的灰塵及雜物;

② 釆用傳統釀酒工藝中的厭氧發酵方法,對茶葉進行發酵,促使茶葉內含物質的轉化與分解;

③ 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採用壓榨技術,先將水分擠出不用,然後再全力將茶葉內存的茶汁壓出,並反覆壓榨,收汁:

④ 將壓榨出的茶汁放在開口的容器內,使其自然沉澱,並分層析出;其分層不同,品級也不同;

⑤ 收膏、壓模。將分層析出的茶汁經低溫乾燥,獲得稠密度高的軟膏,再入模乾燥後成形,但絕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塊,放入高檔瓷瓶中。

這種工藝的好處是;一方面盡最大可能保留茶葉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獲得的茶膏保留了茶葉中的精華;另一方面也為茶膏後續的陳化提供了「動能」,使茶膏的品質向更高層次轉化。

這種工藝嚴謹苛刻,工序繁雜,費時費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擔。它有點近似我們今天最先進的生物工程——低溫狀態下的萃取工藝。這在當時科技落後,沒有先進的化驗儀器及提取設備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

2、超貴族身份

從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是沿著貢品的這條線一路走來。幾乎沒有在社會上流通。這就使它從一誕生到後來的發展,極少被世人所了解。

造成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的出產量極少造成,平民百姓極難得到;二是封建社會的皇權意識,既皇室使用的物品絕不允許在民間流通,顯示出一種至高無上的等級觀念。就如清朝皇帝使用的瓷器,一旦打碎了,也在宮牆內掩埋,就連碎片也不允許流入宮外。同樣,普洱茶膏的製作也成了對外保密的品種,特別是在清朝乾隆年間以後,除了宮廷御茶房,沒有發現第二個生產普洱茶膏的地方。在清朝,能夠得到它的唯一途徑,是皇帝每年拿出極少部分賞賜身邊有功大臣。而那些得到賞賜的大臣也輕易不捨得飲用,把它當成高級藥材存放,只是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體不適時,才拿出來飲用,以達到驅病和強身之功效。這種作法實際上已經超出普洱茶膏本身的價值,賦予更多的等級色彩,是一種權力與地位的象徵。

因此,如果說傳統的貢茶在向朝廷進獻後,而使其茶品在民間流通時具有「貴族身份」的話,那麼,普洱茶膏則屬於貢茶中的貢茶,享有「超貴族身份」,非一般貴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難得一見的珍品。

3、差異化及多樣性

很多人對普洱茶膏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體。

 

其實,清代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直接點出了普洱茶膏的兩款產品,一個是黑膏,一個是綠膏(呈墨綠色)。

就黑膏而言,普洱茶膏也不是就一款產品,而是由「黑珍珠」、「玉龍勝雪」、「紅運當頭」等若干個品種組成。且每款產品的品質與外觀差異極大。

如「黑珍珠」是膏體本身排列出有規則的蜂窩狀,且每一個蜂窩眼都極為光滑,反光性極強,在光照的條件下,反射出一個個亮點,猶如鑲嵌的珍珠整齊排列。它是我們目前已知的香氣最足,口感、湯色最佳的茶膏。

「 玉龍勝雪」又稱普洱茶石乳,是受宋代名茶「龍園勝雪」啟發,因雲南有玉龍雪山,加上此品膏體外觀顯出重度白霜,似雪覆青石。故名「玉龍勝雪。」此品為原雲南思茅地區(現為普洱市)所產普洱茶原料制膏所得,其轉化率為15%左右,湯色呈寶石紅,厚重感極強,是內含天然藥物最為豐富的保健佳品,其品飲藥用價值極高。

「紅運當頭」又稱上投茶,其膏體極輕,可懸浮在水上端。它在沖泡中與其它茶膏不同,其它茶膏都是先放茶膏,

 

後沖水,但「紅運當頭」則是先倒水,後放茶膏,使茶膏飄浮在水面上,茶膏的紅顏色由上向下呈霧狀瀰漫,極具觀賞性。

普洱茶綠膏(也稱普洱綠膏)代表產品為「易武春曉」。易武是指採用易武地區的茶葉;春曉是指春茶。此品表面呈墨綠色,但沖泡後,湯色黃中帶綠,滑感極強,沒有苦澀味。

當然,清代普洱茶膏還有十幾種,這裡不一一贅述。

 

  P_20141203_114334.jpg  

 

特別的...野生古橋木

茶膏

 

P_20141203_114812.jpg

沖水慢慢化開 

P_20141203_114809.jpg

再來一張

入喉...甘甜

韻味悠長.....

好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