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變
在窯中高溫燒製陶瓷器時,釉中鐵、銅元素因化學作用,使色澤改變,產生各種紋片、紋斑的變化現象。起初是偶然發生,後則或人為有意造成。
碟型壺 很特殊的造型
仔細看氣泡哦 每個格子的線條都是窯變燒出 非常特別
瓷胎所處環境就像一座燒制瓷器的窯:在那個看不見的地方,瓷胎有可能會發生一種非人力能控制的、也不能被重複的狀況——窯變。
鈞瓷釉色有天然之美,常常是紅中帶紫,紫中藏青,青中有白,白中泛藍,藍中透紅。這種美麗顏色就不是人工繪畫的,而在窯里自然形成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窯變。說起來這窯變還有一個悲慘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鈞瓷是一種御用品,燒成一件非常不容易,所得的報酬又很微薄,加上官府常常催逼拷打,窯工們實在難以忍受,只好丟下祖業,攜兒帶女流落他兒。鈞瓷生產一落千丈,眼看就要絕跡。有一個老窯工為了不使傳統鈞瓷工藝失傳,堅持留了下來,甘願忍辱受窮繼續燒制。就在這時候,作威作福的皇帝要想一張鈞瓷龍床,限期燒成,超出期限就要砍頭。
俗語說「鈞不過尺」,龍床那麼大咋燒呀?一次次的燒制都失敗了,眼看期限已到,老窯工心裡明白,燒不成龍床是難活命的,但又捨不得這剛剛摸出點眉目的工藝,就放棄了逃生的打算。直到皇上派兵來抓,他還在專心地添煤、捅火,苦心琢磨。聽到身後兵丁吆喝,他知道再也活不成了,就縱身跳進火裡。
御林軍走後,人們帶著悲憤的心情打開窯門,意外地發現龍床已經燒成了,並且釉色分外新奇,真是清如水,明如鏡,潤如玉。這樣好看的顏色,人們還從沒有見過呢!後來在燒制鈞瓷的時候,窯里也經常出現這樣的變化,人們都說是那位窯工在暗中保佑,才燒出了絕世珍品!窯工們把這種現象叫「窯變」。
窯家為了紀念這位窯工,就把他敬成窯神。每逢一窯瓷器要燒成的時候,就點香放鞭炮來祭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