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為清朝倒數第二位皇帝。光緒時期出產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龍的形象,清中期以后,龍即不斷出現在瓷器上,至光緒年間,則大量出現。這時期的龍,一改往日神聖不可侵犯,少了些威嚴、呆板,使龍仿佛從深宮走進平常生活,似乎還有些可愛。另外,瓷器中還不斷出現外國人生活的場景,且“洋味”十足。這時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現,如仿宋五大官窯瓷器,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幾可亂真。無論是青花、粉彩瓷器等,無不造型生動、胎體堅硬、釉色溫潤、韻味十足。
探討光緒瓷器為何絢麗多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1840年,大清帝國在英國船堅炮利的攻擊下,被迫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隨后,“洋風”吹來,吹進這古老、塵封已久的帝國大門。此后,有關西洋體裁的作品,不斷出現在“中國制造”瓷器上。至光緒年間,不僅“洋風”仍吹,同時科舉被廢,新學誕生。實際上,中國的單一文化,已漸漸融入多元文化。這一切無不對瓷器藝人的思想及創作產生重大影響。
光緒時期,瓷器藝人創新意識有所增強,在繪畫題材上,在釉色處理上,無不追求藝術境界。這裡所說的創新,實際上是“復古”。工匠們有感於嘉慶以后瓷器藝術不斷走下坡路,深為惋惜。一些有所作為的工匠,紛紛仿效明代青花、“清三代”青花的藝術效果,制作上精益求精,往往在器底寫上“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就是明証。大量仿宋代的單色釉瓷器,之所以仿得惟妙惟肖,亦出於工匠們的責任感。反映在一件光緒時期“三星老人”青花瓷碗,很有特色。有關“三星老人”的制品,是個傳統體裁,但光緒時期工匠們追求藝術效果,使之造型端庄,青花釉色純正,細看,頗有些康熙瓷的味道。這一時期,洋人不斷進入國內,大量購買中國瓷器,把中國瓷器帶進帶出,造成瓷器需求量上升。這也是光緒瓷器得以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