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晚 突然遊興大發


想了一下


上貓空 品茶


上了山都將近九點了.....


今天第一站


選了一家


老茶店

















晚上夜景


非常美


此時的我....非常幸福


 


 


 



張老先生


民國18年生


今年84歲 還能上茶園除草


目前是張氏在貓空最高輩份的老人家


 


 




右上照片就是


張迺妙老先生


張迺妙先生生於前清光緒元年(1874),沒於1954年享年八十歲。年幼失怙,從繼祖(通稱唐山茶師)習練製茶技藝十餘載,於繼祖返鄉後,來樟湖山獨力開發茶園,選擇良好土地栽植好茶樹有成。



榮獲日總督特等「金牌賞」第一人



民國五年(即日治時期大正五年),參加台灣勸業共進會初製包種茶品評,榮獲日總督特等「金牌賞」,霎時聲明鵲起,遭來當時茶業人士嫉羨與存疑;於是群師聯名向日總督遞抗議書,矢言張迺妙先生參加品評的包種茶,斷非本島(省)所產,乃「唐山茶師」提供的武夷名山或安溪之茶,并宣稱台灣的氣候地土,不可能生產此等極品等。



日總督接到這封茶師聯名的抗議書,命令當局先頒給一張「假獎狀」,同時派員到樟湖山勘查茶園。張迺妙先生在諸監督人眼下,於出品參加品評的原茶園範圍內,重新採摘等量茶菁,製造成品,密封帶回評審會進行重審。




真金不怕火鍊




第二次的成品,經過複審會的評定,與先前「金牌賞」原品,無論品質、風味、色澤都相符合。但這群茶師們仍不服氣,再提第二次抗辯書,回頭指張迺妙先生已經獨家秘密引進安溪鐵觀音茶真樹。且指陳,張迺妙先生只須將少量鐵觀音茶的汁漿加入包種茶製作過程中揉捻,即可提升包種茶的色澤和芳味數倍云云。日政府復派來數位技師、確實查明迺張迺妙先生已經有鐵觀音茶樹十二叢,官方派來技師以畫圖寫生方法,不只畫出茶樹的形狀和枝椏,並且將所有枝椏加以編號,每一枝條生長的新芽,一一記數。報告上峰,說明張迺妙先生所有鐵觀音茶樹確實未曾採過一芽半葉的。至此,總督才正式頒發特等「金牌賞」給與張迺妙先生。



 



老先生一口茶經


見證了....台灣茶史


可以說


幾十年的台灣茶精華就在老先生腦中


今晚來的時間晚了


今年的春茶已經賣完


只有一點茶樣讓我品嚐


老先生的茶目前由小孩協同製作


標榜


正欉鐵觀音


 


 


 



看了茶葉


大概是焙了4分火


但是茶葉沒有很美


正確來說


鐵觀音要揉成球狀為美


問了一下 小張先生


是因為今年的茶...製作有點失真


不過還是好好品嘗


 



出湯


金黃色的湯


顏色有點濃


焙火味還未消除


 


 



慢慢的品一口


入喉還是有很重的


火味


問了一下茶價


不便宜......


 



目前喝到此泡


回甘度不高


跟張老先生聊了很久


目前海峽兩岸懂炭焙古法的茶師已經很少了


只有香港 堯陽茶行


不過近來炭焙茶也少見了


張老先生說...下一代


就沒有好茶了


說真的....聽到老茶師的無奈


我也非常難過


商業利益為主的現代


純真...古法的好茶


或許以後就....


 


 


 


 



小張先生的春茶


還有進步空間


張老先生只在一旁指導


真希望好功夫...別失傳


 


 



火味還是偏重


有點可惜


 


 



喝到此


回甘還沒有很明顯


跟小張先生約好10月


試試秋茶


希望下一次的茶能喝到想喝的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 的頭像
    Alan

    Alan點茶 ( 茶 茶道具 宗教 歡喜生活)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