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從許多古書典籍的記載都可發現,「公主」一詞就是指皇帝的女兒,但到底「公主」這個名詞是怎麼來的呢?




據《春秋公羊傳》上載︰「天子嫁女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主,就是「主婚」之意。原來,在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的諸侯稱為「公」,而周天子將女兒嫁給諸侯時,天子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命同姓的諸侯做為長輩來主持婚事。因此,也就稱天子的女兒為「公主」了。春秋戰國




所以,「公主」這名稱最早是來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後來,「公主」這個稱號一直由漢朝沿用迄今。漢制,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皇帝的姑姑則稱為大長公主。加上「大長」、「長」字都有尊崇之意。東漢時皇帝的女兒皆封為縣公主,即「公主」前的名稱都是縣名;到了晉朝,皇帝的女兒都封為郡公主,就是「公主」前的名稱都是郡名。




到了唐朝,「公主」名稱依舊,但有品級規定,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皆能享受正一品的待遇。




公主之名,起源於周朝以公侯為天子之女主婚的制度,但當時的天子之女稱王姬。戰國時期,諸侯的女兒稱公主,但周天子之女仍舊稱王姬。秦滅周以後,王姬之名遂廢。




除去新朝王莽時期稱帝女為室主和宋徽宗時期曾稱帝女為帝姬以外,其他朝代均稱帝女為公主,同時,因和親等緣故出嫁的宗女或宮女,往往也加封為公主,如漢朝的永安公主。




公主的等級與封號




皇帝之女稱公主,姊妹稱長公主,姑母稱大長公主,但有時嫡出長公主會被晉一級加封,比如唐高宗就將同胞姐姐東陽公主加封為大長公主而不是長公主。




公主的封號有三種,彼此等級相同:




1‧以國名:如寧國公主,霍國公主。




2‧以郡名:稱XX郡公主,如新城公主、長樂公主。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郡公主簡稱為公主,而不是「郡主」。




3.以美名:以各種褒義詞命名,比如安樂公主、太平公主。




公主的婚姻




公主出嫁稱為下嫁,臣子娶公主稱「尚主」。漢朝臣子尚主後會封列侯。




自三國曹魏的金鄉公主(曹操與杜夫人之女,沛王曹林之同父母姊妹)下嫁何晏後,何晏被封為駙馬都尉,簡稱駙馬。




朝鮮的公主制度




朝鮮君主之女亦稱公主,李氏朝鮮時期開始,則只有國王嫡女可稱公主,庶女稱翁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 的頭像
    Alan

    Alan點茶 ( 茶 茶道具 宗教 歡喜生活)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