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收藏快報





錢幣正面
錢幣背面
■福建石獅邱火金

五銖錢,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始鑄至隋末的七百餘年間,各朝代都有鑄造,但形制大小不盡相同。 正常五銖的錢文小篆,右讀,即五字在右,銖字在左。
但是也有例外的左讀五銖:即五字在左、銖字在右。 出現左讀五銖的情況,實際上是錢文易位的結果。
錢文易位有兩種版別:一種是只有錢文交換位置,而“五銖”二字字形不變,需要說明的是,這種五銖錢十分罕見;另一種則是錢文易位,而且字形也隨之反寫。
這種五銖錢被稱為“傳形五銖”。
探究造成“傳形”的原因,是因為鑄錢模範的陰文正寫的緣故,導致鑄出來的“五銖”二字也隨之顛倒易位而反寫。
傳形五銖存世不多,卻並不罕見。 但是這枚異品傳形五銖錢(見圖),卻十分罕見。

是錢直徑21.5毫米,穿9毫米,重2.6克;錢文“五”字交筆處的上部長,下部短,上部直筆而下部彎曲,恰似五字倒置。
“銖”字緊靠內穿、“朱部”狹窄、“金部”大三角頭;豎筆上不連接三角頭,下不接連底部橫筆,上下雙頭隔空,中間無橫筆,底部橫筆短,並連接到“朱”字的圓折,成“Z”形狀。
四點“金”只鑄二點,一點在中豎筆左上部,稍長,一點在中豎筆右下部,較短。

這枚五銖錢錢文新奇古怪,反映了漢代文字規範存在的某些缺陷,是一枚頗有研究價值的別類異品錢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