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友寄來的照片


瓷器


問我看法













 


粉彩描金


 


 



看工


是現代藝品


大約十年上下


廣州仿件


 


 



喜歡就好


又不是拍賣件


真真假假


別太上心


 


 


 



 


價格應該不會太貴


 


下一件


 


 



紫金釉


醬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稱“紫金釉”。它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其釉色類似芝麻醬色。醬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見於北方的許多瓷窯,其中以定窯的“紫定”器最為著名。明代宣德時景德鎮官窯出產的醬釉瓷造型規整,色澤溫潤純正,釉面肥厚並有橘皮紋。常見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盤、收口盤和瓜式執壺等。


醬釉瓷器與青瓷、黑瓷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醬釉瓷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窯場所燒造的醬釉瓷器也各不相同,自成體系。東漢晚期,醬釉瓷器出現在南方江浙地區,兩晉時期得到發展。南北朝時期,以北賈壁窯為代表的北方瓷窯也開始燒造醬釉瓷,隋、唐時期有所發展。宋、遼、金時期,醬釉瓷器的生產遍及全國,但仍以北方瓷窯為主,定窯、耀州窯和當陽峪窯堪稱其楷模。元、明、清時期,隨著全國瓷業中心的形成,江西景德鎮窯生產的醬釉瓷器一枝獨秀。




根據考古材料,醬色釉早在商代后期的原始瓷器上就偶有出現,東漢時期比較盛行,尤其是東漢中晚期,在南方青瓷產區有較多生產。這一時期的醬釉瓷器發現很多,在窯址和墓葬中多有出土。如1978年浙江余姚石堰翁家山(今屬慈溪市)出土的一件東漢醬釉五聯瓶,現藏於余姚市博物館,通高47厘米,口徑6.1厘米,底徑15.5厘米,通體施醬釉,色調深赭,釉層豐厚且富有光澤,具備了醬釉瓷器的基本特征。




隨著制瓷工藝技術的發展,兩晉時期醬釉瓷器的質量有所提高。2003年山東臨沂冼硯池晉墓出土的醬釉壺和醬釉雙系罐,現藏於臨沂市博物館,保存完好,造型精美,釉層均勻光潤,釉色典雅沉穩,堪稱這一時期醬釉瓷器的典型之作。因山東地區目前發現的燒制瓷器最早的窯址為北朝晚期,而墓中同時出土的其他青瓷器,從造型、釉色等方面來看,多與南方同類器相似,故洗硯池晉墓出土的這批瓷器,包括兩件醬釉瓷器也應是於來自南方的產品。




南北朝時期,隨著瓷窯的增多,醬釉瓷器的燒造地域也逐漸擴展。據資料推測,河北磁縣北賈璧窯是最早燒造醬釉瓷器的窯場,生產歷史雖然較短,但與同期出現的黑釉瓷,以及后來出現的化妝白瓷,都大大豐富了磁州窯的內涵,為北方醬釉瓷器的繁榮開啟了先聲。如磁縣東陳村堯趙氏墓(東魏武定五年,即547年)出土的醬釉四系罐和小口雙系瓶,器表施醬釉,釉面均勻,釉層較厚,色澤柔和,既反映了當時北方瓷器使用歷史背景的一個側面,又印証了五六世紀北方瓷器手工業發展的高度和水平。




唐、五代時期,醬釉瓷器的生產規模擴大,產量明顯增加,質量顯著提高。在北方出現了以陝西黃堡窯為代表的窯場。該窯燒造的瓷器品種之多,為同時期其他瓷窯所少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有一件在黃堡窯址出土的五代時期的醬釉花口渣斗,釉面勻潤,釉色深醬,十分精美。這一時期黃堡窯的醬釉瓷燒造為后世醬釉瓷器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遼代雖是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但在五京所轄的范圍內均設有瓷窯,如北京龍泉務窯、林東遼上京窯和內蒙古赤峰缸瓦窯等。各窯燒造的瓷器品種十分豐富,醬釉瓷器即是其中之一。除窯址出土的醬釉瓷器標本外,遼代墓葬裡也常常出土有醬釉瓷器。1992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遼會同四年(941年)耶律羽之墓出土了一批醬釉瓷器,現藏於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這些醬釉瓷器有缽、喇叭口束頸壺、提粱雞冠壺和罐等造型,明顯分為“漢式”與“契丹式”兩大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與地域特點。




入宋以后,醬釉瓷器的生產在全國南北各地得到迅猛發展。在已發現的北方宋、金瓷窯中,許多都燒造有醬釉瓷器。而南方許多窯場亦能燒造。此期的醬釉瓷器雖無華麗的裝飾,但卻以端庄質朴的造型、柔和變化的線條、純正光亮的釉色成為宋瓷新寵。因此有專家推測:宋代各地瓷窯都生產醬釉器,醬色釉的普遍出現,似與當時社會風尚有關,似是有意仿醬色漆器燒制的。從定窯、耀州窯、吉州窯、修武等窯燒成的醬色釉看,它們都很勻淨,應當說是有意識燒成的。




總體上看,雖然兩宋時期南北各地瓷窯都能生產醬釉瓷器,但僅從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來評價,均無法與當陽峪窯媲美。2004年,當陽峪窯址出土了一大批醬釉瓷器標本,不僅數量眾多,種類豐富,而且制作精美,工藝純熟。某些精品胎質細白堅致,造型規整,釉色均勻溫潤,色調雅致,堪稱此期醬釉瓷器的典范。




從元代開始,江西景德鎮窯逐漸成為了全國制瓷業中心。在元代醬色釉的燒造基礎上,明初洪武時期景德鎮窯的醬釉瓷器釉層均勻,色調似佛教僧侶穿舊的僧衣,故還被稱為“老僧衣”色。此后,明代歷朝在景德鎮窯都生產有醬釉瓷器。如2005年北京毛家灣明代瓷器坑一次就出土了268件醬釉瓷器,包括外醬釉內白釉、外醬釉內青花、內外醬釉3個品種。胎土多細白,釉色因釉料成分、釉層厚薄、燒造氣氛及溫度等因素的差異,呈現出醬紫、醬紅、醬黃、土黃等深淺不一的色調。這批醬釉瓷器大多光素無紋,裝飾手法以筆繪為主,裝飾少量刻劃紋及貼塑乳釘紋。從工藝、造型、釉色及裝飾風格看,均與宋代的當陽峪窯醬釉瓷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清代醬釉瓷器是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生產的仿古釉色品種之一。此時的醬釉瓷器釉面潤亮,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好似紫金包鑲一般,因此謂之“紫金釉”。紫金釉幾乎成了清代醬釉瓷器的代名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撰《陶成紀事》有載:“一仿紫金釉,有紅、黃兩種。”乾隆時宮廷曾發樣指令景德鎮御窯廠照樣仿造紫金釉器,《清檔》乾隆記事記載: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監高玉交首領薩木哈紫金釉小缸,並傳旨:交燒造瓷器處唐英,照樣燒造送來。皇帝的親自參與,皇家文化與藝術養分的植入,無疑從根本上提升了醬釉瓷器的高貴身份。




醬釉瓷是中國古代高溫顏色釉品種之一,當陽峪窯醬釉瓷器堪稱杰出代表,“開時光彩驚奇異,銅色如朱白如玉。”雖然當陽峪窯醬釉瓷器的輝煌早已在金戈鐵馬、漫漫狼煙中漸漸淡去,但這一華貴而不熱烈、靜謐而不絢艷、神秘而不沉重的具有特殊美感的優秀瓷器品種,並沒有消失在歷史記憶的長河中。而是以煌煌赫赫的官窯氣象重新書寫了它的燦爛歷程,這也正是醬釉瓷器令人回味無窮的魅力所在。


 



現代藝品


 



 


 



 


清代紫金釉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 的頭像
    Alan

    Alan點茶 ( 茶 茶道具 宗教 歡喜生活)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